哪些因素影響社保繳納年限
我們知道,員工入職之后,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社保。雖然參保是強制性的,但是監管部門對參保年限并沒有強制要求。參保年限足夠才能享有一定的社保福利待遇,參保年限不夠的話退保或轉保即可。本文介紹幾類大家容易忽視的影響社保繳納年限的因素,一定要關注哦...
公司以居民險替代職工社保
我國社會保險分為居民險和職工社保2大類,雖然都屬于社會保險,但是2者是不相干的2個險種,不能疊加計算,也不能合并。很多初入職場的小伙伴可能不太清楚,居民險通常只有2險,養老和醫療;職工社保有5險。二者繳費基數不同,保障范圍不同,居民險養老保險的保障待遇更是要低于職工社保養老保險待遇很多。
參保斷斷續續,補繳情況多
在職期間參保須由用人單位代繳代扣,但是一些公司卻容易出現社保斷繳的情況,社保連續性中斷,很多時候只能是補繳參保金額,并不能補繳“月數”,這對需要累計繳滿15年,才能在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時限來說是無用的。
社保臨時賬戶對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的影響
我們知道,在退休城市的選擇上,最后一個參保滿10年的社保賬戶繳存城市可以作為職工退休城市的。但是有一種情況,退休滿15年仍需要返回戶籍地退休,這就是社保臨時賬戶的情況。
一般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參保,或者雖然是在自己的非戶籍地參保,但初次在該地區參保時的年齡男同志未滿50周歲,女同志未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一般繳費賬戶。
臨時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以外地區的參保人員,初次參保時男同志已滿50周歲,女同志已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臨時繳費賬戶。
臨時社保賬戶的參保時間對是否可以留在參保地的年限是不能計數的。
1.養老保險必須繳滿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15年,到退休年齡(目前男60周歲/女55周歲),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
注: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因此,建議在退休前不要停止繳納社保。
2.身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為男25年/女20年。達到最低繳費年限,并且達到退休年齡,停止繳費,醫保終身有效。
注:如果達到最低繳費年限,但還未達到退休年齡并選擇停繳的話,停止繳費期間,醫療保險暫時失效。達到退休年齡的時候,醫療保險又會恢復生效。
上述內容你看懂了嗎?社保關系到職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參保年限更是關系到大家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一定要重視。對社保代繳、補繳有需求的小伙伴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