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領取養老金,有兩個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
1.社保繳費已滿15年,但未到退休年齡,要不要停繳?
2.社保繳費未滿15年,但已到退休年齡,如何領到養老金?
這兩個問題如何看呢?
我國目前城鎮職工養老金領取的要求:
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性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
②累計繳費年限年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兩個要求缺一不可。
其實,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這也是大家必須搞懂的核心原則。
根據我國目前養老保險發放的規定,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本人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存儲額多少以及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平均工資相關。簡單來說,就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的金額越多,退休時領取到的養老金越多。
如下圖↓↓↓
第一種方式:社保繳滿15年,但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企業職工不能停繳,需要繼續參保繳費至退休年齡。
第二個問題,是很多人都面臨的現實情況。
比如,部分參保人員年齡大、參保晚,或是流動打工、中斷繳費等等原因,到達退休年齡后才發現,自己的養老保險繳費累計不足15年。
那這樣的情況,有哪些辦法能夠領取到養老金呢?通常三種方法。
1延長繳費至15年
這也是小保菌經常給大家建議的,根據我國社保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對于已經交了10年以上的朋友來說,這樣做無疑是最劃算的。
此外,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部分地區在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舉例說明:
老李(男)今年60歲,但社保只交了12年,因此老李可以申請延長繳費至滿15年,繼續工作繳納社保,等到63歲的時候再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老王(男)今年60歲,在2008年參保(保險法實施前),但社保只交了9年,申請延長繳費5年后,仍然不夠15年(累計才14年)。
因此,老王可以在65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1年社保,再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對參保時間比較長的職工來說,選擇延長繳費比較有利。當然,也存在參保時間較短,延長時限較長的情況。我們說說下一個方法。
2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簡單來說,就是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
兩者繳費標準大不相同: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領取資格、支付標準,都有相關的規定。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里卻有一定的選擇空間,繳費標準可以有幾種選擇,每年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甚至更多。
但是由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
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待遇計發標準: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相同,都是以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于計發月數。
需要注意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以絕對額來確定的。目前,國家規定的全國統一的最低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各地根據經濟情況有增加。
總得來說,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好處在于可以自由選擇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度,壓力沒那么大,累計繳滿15年后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比城鎮職工養老金低。
3一次性領取個人余額
現實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繳費年限過低,既不想一次性補繳,又不想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只能選擇退保!
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第2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后,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后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但是這樣的話,之前工作單位給你購買的養老保險部分(占大頭),就白白上交給國家了哦。
綜合比較來看,三種選擇優先順序為延長繳費至15年>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次性領取。
社會保險也算是一種最基礎的投資,從回報率來說,第一種選擇回報率是最高的,領取到的養老金最多。而第三種方案,如果不是不得已,最好不要一次性領取,因為領了就是一次虧本的投資。
還有一類用戶,就是靈活就業人群。
相較于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同樣是職工養老保險,退休時也是參考以上幾種條件,且計算方法相同。
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或繳費指數、工齡、繳費年限相同。因此,盡管計算方法一樣,由于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或金額通常會低于企業職工,所以靈活就業人員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低于企業職工。雖然差額不一定很明顯,但通常企業職工退休后的養老金還是會高于靈活就業人員。
一般而言,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大部分地區單位繳費比例為20%,個人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納費用相對少,不能享受政府補貼,因此個人賬戶所納入的只有8%。
但也不是絕對,有一部分人員還是可以享受政府的一部分補貼。例如靈活就業人員中的4050人員,享受三分之二的補貼,而且可享受3—5年。
以北京為例,是在普通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礎上,進一步直接減免14%。也就是說,個人不需要繳納社保統籌費用,只需要繳納個人賬戶費用,而且個人繳費也不用交8%,只交6%就OK。所以在各部分對比都一致的情況下,除了特殊補貼,因為繳費比例的問題,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金就要比企業職工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