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會不會延遲退休?官方回應了!
會不會延遲退休?什么時候能領到養(yǎng)老金?一直流傳著延遲退休的事情,到底會不會延遲退休呢?一起來看看人社部官員就此類問題作出了怎樣的回復!
2月26日國新辦就就業(yè)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fā)布會對于大家關心的延遲退休、養(yǎng)老金等民生話題人社部官員進行了權威回應!
“正研究延遲退休改革方案”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目前,我國現(xiàn)行法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當前退休年齡總體偏低問題十分突出:
一是與人均預期壽命不匹配。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在建國初是40歲左右,到2019年已經提高到77.3歲。城鎮(zhèn)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更高,已經超過了80歲。
二是不適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
到2019年底,60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經達到18.1%,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們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這樣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影響深遠。
三是不適應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變化。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量從2012年開始出現(xiàn)下降,年均減少300萬以上,并且減少幅度在加大,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人。
四是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我國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半,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也在不斷延長,已經達到了13.7年,人們開始工作的年齡相應推后。在退休年齡不變的情況下,平均的工作年限自然就會縮短,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人力資本利用率的下降。特別是在高校、醫(yī)院、科研機構和一些高新技術產業(yè),這些高學歷人員集中的行業(yè)和單位,情況尤為突出。
從國際上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近幾十年來,多數(shù)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齡,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退休年齡普遍都在65歲以上。
目前,人社部正會同相關部門在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方案既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文化傳統(tǒng)以及歷史沿革這些情況。由于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的研究制定過程中,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凝聚社會共識,要取得最大公約數(shù),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wěn)實施。
“將推出個人養(yǎng)老金制度”
我國當前養(yǎng)老保險體系三個層次中:
作為第一個層次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了,職工養(yǎng)老保險加上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兩個平臺,目前已覆蓋近十億人。
作為第二層次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經覆蓋5800多萬人。
作為第三層次的個人養(yǎng)老金制度還沒有出臺。第三層次在整個養(yǎng)老保險體系中目前還是個短板。
游鈞表示,近年來,我們在多層次養(yǎng)老保險體系的框架下系統(tǒng)謀劃、整體設計第三層次制度模式。經過充分的研究論證,借鑒國際上的經驗,總結國內一些試點經驗,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思路。
總的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yǎng)老金制度,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出。下一步,將抓緊推動,盡早出臺,盡早實施,滿足多樣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