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在线|久久xxx|高h文肉文|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首部醫保基金條例發布!注意了,很多人常做的行為其實是騙保!

2021-3-29

很多時候,大家對醫保總有些誤解。比如,醫保卡里的錢可以給家人用嗎?親戚看病沒有醫保,借他刷上幾次等等。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首個監管條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該條例將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就明確規定了醫保卡的使用情況,如果外借將面臨罰款和醫保卡停用等的處罰。

若個人以騙保為目的,將醫保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復享受醫保待遇等,將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至12個月,并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政策原文: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102/t20210219_2284946.html

為什么說醫保卡不能外借?

我們知道,社保卡記錄著個人的身份信息,醫保卡上同樣如此。醫保卡上有你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社保編號,它其實等同于你的另一個“身份證”,你會把身份證借給別人使用嗎?

除了身份信息,這里有以下幾種原因不能外借:

1.醫保卡外借屬于違法行為

你可能覺得醫保卡幫別人刷一下并不是大事,但是這種行為就很可能是屬于騙保,違法。

解釋:我們醫保賬戶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個人賬戶的錢歸個人所有,統籌賬戶內的錢則是歸每個參保人所有的。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涉嫌犯罪的,可能被起訴。

如果用自己醫保卡內的錢給家人買藥,用的是個人賬戶的錢,這并不構成違法。

而且目前很多城市的職工醫保都實現了家庭共享,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給父母、子女,也可以幫他們在藥店買藥。(各個城市的醫保政策略有差異)。

但是,如果醫保卡外借給其他人用統籌賬戶的錢支付,這種行為就是明確的騙保。所以,大家不要因為人情或者是一些蠅頭小利而將醫保卡外借,導致自己面臨更大的損失。

醫保

2.影響商業保險的核保和理賠

不少人除了參保之外,還會選擇一些市場上的商保。而在購買商業保險前會進行健康告知,如果你的醫保卡有過外借他人的經歷,就很可能在商保核保時出現爭議。保險公司認為你存在一定的“風險”,有的保險公司還會拒保。

而你的醫保卡的消費及就診記錄是保險公司理賠的重要憑證。當你申請保險理賠時,保險公司會調查你的門診及住院的記錄,這其中就包括醫保卡的消費記錄。

出現在你醫保卡里的記錄,哪怕是別人的毛病,保險公司也會算作是你的既往病史,被保險公司會認定為“帶病投保”或者“未如實告知”。

關于醫保卡外借情況的說明

1.醫保卡外借購藥

刷自己的醫保卡給別人買藥,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可以說很常見。平時如果在藥店買個感冒藥、退燒藥或者跌打損傷的藥品,放在家里應應急,無可厚非,買保險的時候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但是如果是一些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藥物則需要謹慎對待。可能會對你的商保承保造成一定的影響。

2.醫保卡外借就診

醫保卡外借就診的,情況就要比買藥嚴重多了。因為去門診進行看病,就算不是你本人,就診記錄也會算在你的名下。

3.醫保卡外借住院

不是本人住院,醫保卡外借住院屬于違法行為。

醫保卡類似于我們每個人的另一張“身份證”,大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醫保卡,不外借,不濫用。

幾個醫保的常見問題

醫保卡購買日用品,借他人使用,屬于騙保行為!

根據《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 醫保基金專款專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參保人員不得將醫保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不得重復享受醫保待遇,不得利用醫保待遇轉賣藥品。若以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為目的,將暫停個人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至12個月,并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條例明確,將日常監督檢查結果、行政處罰結果等情況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平臺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懲戒。用醫保基金購買日用品等行為都是騙保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制裁。

刷醫保卡買藥必須帶身份證?不準確!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負責人表示,將“定點零售藥店提供藥品服務時應核對參保人有效身份憑證,做到人證相符”中的“有效身份憑證”解讀為“居民身份證”不準確,易對社會造成困擾。這里提到的“有效身份憑證”指能夠證明參保人參保身份的證件和憑證,包括醫保卡、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等。

醫保個人賬戶取消之后,卡里余額會清零?不會!

醫保

國家醫療保障局曾明確指出,“2020年底前取消”的是城鄉居民醫保中的個人賬戶,并不是所有醫保個人賬戶。城鎮職工醫保不會受影響。

個人賬戶醫保卡里余額不會清零,居民個人繳費部分和政府補貼部分資金將會計入統一的統籌基金賬戶里,不論是住院或者門診就醫時,都可按規定比例進行報銷。

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疫苗接種以后要自費?不會!

我國將疫苗分為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人們平時熟知的“一類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等就是免疫規劃疫苗。免疫規劃疫苗由政府免費提供,其與醫保目錄藥品是兩個不同的資金渠道,屬于公共衛生體系而非基本醫保體系。

職工門診共濟改革讓個人吃虧?誤讀!

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改革正逐漸在全國推廣,簡單來說,就是職工醫保參保人的門診費用由以前主要通過“個人賬戶”方式保障,轉為現在通過“共濟保障”,也就是統籌來報銷。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原來從統籌基金劃入個人賬戶的一部分資金不再劃入,而是留在統籌基金共濟使用。

這里“共濟”的本質是保險,把大家的錢放在一起,給發生風險事件(疾病)的人用,共同抵御疾病風險。從表面上看,改革帶來的變化是參保人當期新計入個人賬戶的錢減少了,但這筆錢并沒有“丟失”,而是用來加強大家的門診保障。從長遠看,參保人不會吃虧,其醫保待遇是逐步提高的,特別是門診保障會進一步提高,且并不新增單位和個人繳費額度。

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