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三大亮點與你息息相關
醫改剛剛討論出結果,這次稅改也要來啦!各位看官,還不拜見:萬稅萬稅萬萬稅。
去年圍繞“個稅”出現了多個熱點話題,比如“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36年未改,800元起征點擠壓實習生”“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將成個稅調節重點”等。因為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是和稅有關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一場熱議。
截至目前,個稅起征點在2006年、2008年和2011年提高過三次,由800元一路調高至3500元。而對于稅改很多人都存在質疑,到底是“劫貧濟富”還是“劫富濟貧”?由于衡量標準不同,生活水平各異,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可是,這次稅改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能否改變我們曾經的看法呢?
亮點一:征收模式多樣化
目前,我國個稅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將個稅應稅所得額分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及財產轉讓所得等共計11類。
由于收入差距,人均分配不均等情況普遍存在,分類征收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對于家庭生活壓力的群體反而加重了負擔,實施效果并沒有縮小貧富差距。對此,稅改問題迫在眉睫,小編深有同感啊。
從這次個稅改革方向來看,每年都是把提高起征點作為個稅改革的重點,但這一次和以往不同,重點是放在征收模式上,將實行按綜合所得減除標準,而不是繼續按工薪所得的費用標準即將部分收入納入綜合,同時建立基本扣除加專項扣除的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
亮點二:專項抵扣擴大化
我國個稅實行的是按不同的稅率征收,沒有專項扣除。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再教育支出或成為專項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改革應該是基本扣除加專項扣除,至于扣除哪些內容?尚在還在研究中,不過根據相關負責人透露,會考慮住房貸款利息、社保資金、撫養二孩等,這也意味著貸款購房、家有老人孩子等大多數群體都能從中受益。這個時候,作為單身狗的小編,感覺到這個世界深深的惡意。
亮點三:稅改方案速度化
去年就開始討論稅改問題,既要調研又要討論,也沒有給出明確時間,就這樣到了2017年。不過,這次至少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了,從程序上看,此次稅改需要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之后,再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預計最快也要到4月份。小編掐指一算,還有3個月稅改新制應該要出爐啦。
醫改在改,稅改也在改,現在很多制度都在開始進行修改?是制度的原因,還是社會發展的原因?這個見仁見智,在小編看來,以前的制度能夠實行至今,說明制度上是具有可行性的,是符合當時社會的狀態,如今需要修改,可謂是與時俱進的需要!社會在發展,與之相伴的制度,也應該更加完善。
稅改雖然還在研究中,但是大致的政策已經很清晰了,不知道各位看官對于此次稅改有什么好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