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法實施后,工資5000元0個稅,再將6項專項附加扣除計算的話,工資達到6500元的工資個稅也不過1元多一些。對于工資薪金所得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來說,僅僅個稅起征點提至5000元,個稅減稅幅度就超過了50%。
因此很多朋友出現了0個稅的情況,然而,對于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個稅減稅紅包,卻有人卻選擇放棄一部分,讓自己能保持連續繳納個稅,從而保證自己的購房、購車、子女教育等資格不受影響。
一、關于個稅0申報的擔憂,稅總回復了!
在北京工作的獨生子女張女士,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6000元,其本可以享受1500元的住房租金抵扣,這樣一來她每月就可以免繳個稅了,但聽說“個稅零繳稅視同中斷納稅”的網絡傳言,為了不讓自己在北京購房、購車的資格前功盡棄,無奈選擇了放棄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網絡上,關于此類事件的吐槽也并非個例。日前,針對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個稅零申報是否等于沒有納稅記錄?國家稅務總局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納稅人20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應稅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或根據稅法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的,不論是否實際繳納稅款,均可以申請開具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也就是說,即便是零申報,均在納稅記錄中連續記載。
二、零申報與沒納稅的異同
從表面上看,零申報與沒納稅對納稅人而言差距不大。但是,內容卻完全不一樣。按照官方說法:零申報是納稅人履行了納稅義務,只是按照目前的收入狀況,達不到納稅的標準,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沒有納稅則性質完全不同,從法律層面來看,就是沒有履行納稅義務。
新的個稅法實施以后,原本屬于繳稅標準范圍內的居民,可能因此而移出了繳稅標準范圍,可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從稅法的角度來講,仍然需要履行納稅的法定義務,主動到稅務機關完成納稅申報手續。
提醒:對于未達到繳個稅標準的納稅人來講,仍然是需要辦理申報手續的。無論是否需要繳納稅收,主動申報了,就不存在沒有履行納稅義務了。特別是對沒有工作單位的自謀職業者,應當主動到稅務機關去辦理相關申報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