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有區別嗎?報銷比例是多少,哪個高?
醫保究竟有什么用?需要繳納多久?最多能報銷多少?新農合、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又有什么不一樣呢?不急不急,小保幫你一一解答~
醫保是國家提供的一項基礎醫療福利,醫保包括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類。換句話說,只要是有政府福利的都是醫保,因此也決定了醫保的性價比是無可取代的!
01常說的“醫保”有哪些種類?
農村合作醫療,也就是新農合。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數地區的新農合已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并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就是在參加新農合。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在戶籍地或居住地社區購買,帶身份證及復印件填表,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繳納次年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收費標準會根據當地的社平工資而變化,一般大部分地區的醫保費用都在三百到五百元。
職工社保醫療保險,是“職工社保”五險一金中的主要險種。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還有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也可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
職工社保醫療保險有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賬戶兩個賬戶。個人帳戶的注入資金來自于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兩部分:個人繳費的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單位繳費一般按30%左右劃入個人帳戶。
個人賬戶的錢,自己用醫保卡刷卡就可以用了。比如你的社保基數是10000元,每個月醫保卡上就會有大概200元錢,去醫院門診、藥店買藥都可以直接用,如果覺得錢在賬上怕丟,也可以提取出來。單位繳費用于劃入個人帳戶后剩余的部分即為統籌基金的資金。如果你生病住院,所報銷的費用就是來自于這個醫療保險統籌賬戶的大池子。
02不同醫保報銷比例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自2013年起,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約在55%-65%左右;職工醫療保險比例會因地區以及醫院級別而有所差異,如北京住院為三級醫院,最高報銷比例可達90%。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到,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在3個保險中是最高的,同時賠付額度也是最多的。另外現在很多慢性病其實不需要住院,但看門診的頻率卻很頻繁,職工醫保目前已經將33項特定病種納入了門診報銷范圍,并且這個范圍還會慢慢進行擴大,能讓老百姓看病吃藥省下不少錢!居民社保的門診報銷范圍目前只有15項,并且報銷限額要更低一些。
這里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我們知道職工醫保連續繳費的時間越久,醫保報銷上限越高。如果由于離職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醫保中斷,連續繳費時間就會清零,就需要重新累計。
如果大家真的由于創業或者休息,導致醫保會長時間的中斷,建議一定要提前尋找社保繳納服務,以免醫保斷交帶來的連續參保時間清零。
另外大多數城市的職工醫保,只要男性參保滿25年,女性滿20年,退休后就不需要再繳納費用,也可終身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而居民醫療保險就沒有參保年限之說,需要一年一繳,不繳就不能享受醫保待遇。
如果你想在退休后不繳納任何費用就能享受到醫療報銷待遇,就要趁現在就選擇職工社保,爭取在退休之前繳夠25年。繳了這么多年的醫保,到去世的時候,個人賬戶里可能還有不少結余,這部分錢也是屬于自己的,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
所以,能交職工醫保就交職工醫保,不論是福利待遇還是繳費年限,都有著無法超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