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這6大補貼社保卡就能領,還沒換卡的抓緊啦!
社保卡的功能就只有醫保刷費、領養老金?
NO NO NO
那您可太小瞧這張小小的卡片了
來看看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圳市
低保金等6大補帖都能在社保卡上領取啦
那對于市民朋友來說,正準備申請或已經申請社會救助補貼的,要重新換卡嗎?該如何操作?別慌,相關疑問一一給您解答!
01、社會救助補貼的范圍是哪些?
社會救助補貼的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扶助金、養育扶助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特困人員照料護理金、臨時救助金。
六大補貼,直接一張卡就能領取~
02、我現在已經是低保戶了,用別的卡領取低保金,也要更換嗎?
是的,已通過其他渠道(非金融社保卡)領取社會救助補貼的救助對象應前往戶籍所在街道辦事處變更發放渠道,使用金融社保卡作為救助待遇資金發放渠道。
03、那我什么時候必須換卡?
自通知印發之日至2022年6月30日為過渡期。為確保社會救助對象的救助補貼不受發放渠道轉變的影響,需要換卡的朋友們,記得要在6月30日之前申請更換完成呀~
其實,對于這張小小的卡片,您還應該知道:
我國社保卡持卡人數超過13.55億人。
社保卡是國家在民生服務方面的基礎性載體,包括實體、電子兩種形態,由群眾自主選用。群眾可以在線下持實體社保卡辦事,也可以通過手機中的電子社保卡掃碼辦事或者線上辦事。近幾年推出的電子社保卡,已成為群眾享受就業、社保等“跨省通辦”“一網通辦”服務的首選平臺。
近年來,人社部遵循“一卡多用、全國通用”的原則,按照出生、就業、失業、流動、退休等為主線,推進全業務進卡、線上線下用卡、全生命周期用卡,不斷拓展居民服務“一卡通”功能,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更可靠、更充分的民生保障。
出生
通過“出生一件事”服務,實現了新生兒社保卡申領與出生醫學證明、兒童預防接種、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等一鏈辦理。
通過部門聯動和全國協作,提供了社保卡“立等可取”的快速申領、實體和電子社保卡的同步申領、“跨省通辦”的線上申領等服務方式,讓“人生第一站”即可享有社保卡服務。
就業
依托電子社保卡提供“就業在線”一站式招聘求職服務,求職者可以實時查詢并申請全國范圍類職介機構發布的招聘崗位。
各地推進就業創業證與社保卡“證卡合一”,實現持社保卡申請創業擔保貸款,享受人才服務“一卡通辦”,讓求職創業從“線下”到“線上”、從“海量查詢”到“智能匹配”,使就業更便捷、創業有保障。
培訓
全國所有地市已開通電子社保卡職業培訓券功能,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可以領用職業培訓券,選擇并享受相關的職業技能實名培訓服務。
同時,勞動者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查詢本人的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
失業
電子社保卡提供了全國范圍內的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待遇申領服務,失業人員足不出戶通過電子社保卡完成身份核驗,即可申領失業保險金或者失業補助金
各地人社部門的待遇審核實現聯網“快辦”,待遇發放到本人社保卡銀行賬戶,實現全程不見面服務和精準及時發放。
參保
群眾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查詢本人在各地參保形成的社保權益記錄單,也可申請辦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業務,不用打印參保繳費憑證或是兩地跑腿,即可實現“全程網辦”。
養老金、工傷保險待遇等都可通過社保卡銀行賬戶領取。
同時各地依托社保卡,積極探索社保服務“自助辦”“網上辦”“手機辦”。
養老
群眾可以通過電子社保卡“刷臉”方式進行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同時,人社部門通過開展交通出行、生存狀態、服刑等跨部門數據比對,利用大數據實現“無感認證”,確保及時領取養老金。
電子社保卡還開通了“長輩版”和“親情服務”,方便老年人認證操作。
各地積極推進社保卡與健康碼關聯,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也可以使用社保卡完成健康狀態查詢和來訪登記。
除上述六方面外,社保卡在就醫購藥、惠民惠農、智慧城市等方面不斷拓展服務。
目前,實體社保卡全面支持各地就醫購藥,電子社保卡就醫購藥正在積極推進。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市已通過社保卡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25個省份的部分地市實現社保卡乘坐城市公共交通。30個省份的部分地市實現憑社保卡借閱圖書,進入博物館和公園景區等。
此外,各地同步推進社保卡加載老年人、殘疾人服務,發放助學補助,辦理公積金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