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在线|久久xxx|高h文肉文|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2025年1月1日起,離職補償金標準,變了!

2025-1-21

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了31省市社會平均工資,很多小伙伴的關注點都是在關注哪個省份的平均工資最高。

其實,社平工資跟我們的很多待遇都息息相關,比如隨著社平工資的變化,經濟補償金標準也有了新的變化,養老金、傷殘就業補助金、生活護理費標準通通都有了新的變化。

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01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31省市社平工資標準

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義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義增長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

2025年1月1日起,離職補償金標準,變了!1.png

丨2023年31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4》)

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4》公布了2023年31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從平均工資來看,非私營單位中,共有21個省份超過10萬元,其中,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和海南位居前十。

小編補充:

根據相關指標解釋,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也就是報告期工資總額/報告期平均人數。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等。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工資統計調查中的非私營法人單位,包括國有單位、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整體上,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大幅高于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

辦公 (11).jpg

02 社平工資標準變化,經濟補償標準也變了!

隨著社平工資的變化,經濟補償標準也有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

一、經濟補償金封頂標準

“平均工資”在勞動者權益受損時也會派上大用場,因為它決定著經濟補償金的高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二、經濟補償金免稅范圍

對于“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工資.jpg

03 社平工資上調,這些待遇通通受到影響

一、社平工資影響五險一金繳費基數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所以社平工資也跟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息息相關,隨著社平工資的上調,各省市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也有明顯的變化。

二、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月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 繳費系數 × 全部繳費年限 × 1%。

所以,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在相應年度里辦理退休的人員的基礎養老金就越多。

三、傷殘就業補助金和生活護理費標準提高

以在杭參保為例,工傷人員的傷殘就業補助金和生活護理費標準依據上年度省平工資的一定標準予以撥付。

例如:

5級工傷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提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享受此待遇):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時上年省平工資×30個月

6級工傷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提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享受此待遇): 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時上年省平工資×25個月

四、影響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

如果勞動者受到意外傷害,有可能涉及誤工費的索賠。這筆錢的多少,也與平均工資息息相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誤工費應當根據受害人的收入狀況和誤工時間來計算。

受害人收入狀況的確定,根據受害人有無固定收入的不同情況,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沒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二維碼.jpg

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