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因骨折被認定為工傷十級,月薪7000,應該賠償多少錢?
在日常工作中,HR很少會遇到員工重大工傷,一般都是員工骨折等。
在司法實踐案例中,員工骨折一般都會被認定十級工傷,那十級工傷的賠付標準是什么呢?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工傷十級的賠付案例。
01 員工骨折,要求企業賠償經濟損失152,432元
案情回顧
原告王某在被告涇縣某酒店從事倉庫物管工作,2020年9月29日晚,酒店臨近打烊時,王某在酒店衛生間外側不慎滑倒,導致髖部受傷,醫院診斷為左股骨頭下型骨折,行股骨頸內固定術。
經鑒定,王某的傷情構成十級傷殘。
王某出院后,與酒店多次溝通善后事宜,但雙方表示差距較大,未能達成和解,王某遂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52432元。
審理過程
法院審理后,承辦法官不僅組織雙方對現場情況進行勘察從而更準確的了解原、被告雙方過錯責任,而且多次組織雙方調解。
法院認為:王某于該酒店從事倉庫物管工作,王某在工作場所受傷,應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王某作為在該酒店工作了一定年限的員工,對該酒店環境應當非常熟悉,其在自然行走過程中未注意腳下安全,滑倒受傷,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有一定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該酒店對于其管理的經營場所,負有安全保障的義務,但該酒店對于衛生間外側等易產生濕滑的地面等處,未鋪設地毯等防滑設施,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故對于王某摔倒受傷,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院判決
綜合以上因素,涇縣法院決定由王某和被告酒店各承擔50%的責任。經法院核算王某的經濟損失后續治療費、殘疾賠償金、誤工費、營業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149882元,除去王某自己應承擔的74941元及被告酒店先行支付的4990元,最終判令被告酒店賠償王某各項經濟損失69951元。
02 工傷賠償怎么算
通過以上案例,可能很多HR還是不能理解為什么法院判決,需要企業支付王某經濟損失69951元。
這里,小編再給大家舉個??:
假如員工工資為7000元,因為工作原因造成骨折,被認定為工傷十級,那應該得到多少錢的賠償?
結合《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工傷鑒定為十級傷殘的職工,可以享受到的工傷待遇項目包括:
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
一、工傷醫療待遇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結合相應單據、票據計算。
二、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三、停工留薪待遇
在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小編解讀:
即如果員工因為骨折需要停工留薪3個月,那么企業需要按月支付員工7000x3=21,000元。
四、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關于這里的“本人工資”,有幾個注意點:
1、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2、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存在差額時,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結算工傷待遇應以實際工資為準。
3、實際工資的范圍應當是包括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在內的勞動者應得工資而非實得工資。
4、用于計算工傷職工工傷待遇的本人工資有“保底封頂”的規定。
五、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各地標準不一)。
如根據《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十級傷殘為1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十級傷殘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
小編部充:
因為各地區規定和具體情況有所不同,各位HR可以大概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