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在线|久久xxx|高h文肉文|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11月1日正式執行,事關社保省內轉移、帶薪假延長、緩繳稅款

2021-11-5

11月1日一大批新規正式開始執行,HR請注意,這幾條紅線千萬不要碰。

社保轉移:省內免轉移

2021年全國陸續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參保人在省內流動就業參保的,不再辦理省內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由省內最后參保地統一歸集處理。

目前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等多地已實現零手續接續社保,取消轉移意味著大家在省內流動就業時,不需要考慮養老保險是否“清零”,直接由新單位辦理參保繳費即可!

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由待遇領取地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歸集省內養老保險關系,按規定計算發放養老金。

但是,如果換工作到省外,還是需要轉移合并的,主要有兩種方式辦理社保轉移:

一、線上辦理轉移

參保人跨省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包括轉入和轉出),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http://si.12333.gov.cn)、“掌上12333”APP, 選擇“社保轉移申請”功能,填寫轉移申請信息,通過人臉識別認證本人身份后,發起轉移業務申請即可。

二、線下辦理轉移

對參保人線下申請的,本人提供有效身份證明,至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轉入/轉出手續。

1.jpg

婚假、產假、育兒假延長

按出勤發工資

近期,隨著三孩政策出臺,各地也在制定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一、陜西省


10月27日,《陜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jpg

在《征求意見稿》第五章,對婚產假的優待政策進行了明確。第四十七條規定,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在結婚登記前參加婚前醫學檢查的,在國家規定婚假的基礎上增加假期十天。

職工合法生育子女的,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六十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十五天,夫妻異地居住的給予男方護理假二十天。女職工參加孕前檢查的,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十天。

女職工生育三孩的,再給予半年獎勵假,其配偶增加護理假十五天。

二、廣東省

9月13日,廣東省衛健委明確表示,廣東目前實施的是產假加獎勵假(陪產假)的生育休假制度,除了產假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獎勵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產假。

在新修改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實施前,各用人單位應按照現有規定為生育第三個子女的職工提供生育假期。

三、黑龍江省

10月29日,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正后的《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規定用人單位每年給予三周歲以下嬰幼兒的父母各十日育兒假,假期工資照發。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免費婚前健康檢查,規定在全省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

市級和縣級人民政府對依法生育第二個以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應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并適當向邊境地區、革命老區傾斜。

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今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11月1日,該法將正式施行。

《個人信息保護法》出來之后,我們會發現HR工作可能處處是“坑”,一不小心就深陷其中。在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從招聘信息的發出,到雇員離職后的爭議,均涉及雇員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和傳輸。那么,如何面臨這種復雜的情況呢?

一、員工檔案信息的收集

根據《民法典》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企業依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違法。

3.jpg

所謂依法是指,在招聘訂立勞動合同階段,企業有權根據《勞動合同法》了解員工與履行勞動合同相關的信息,比如基本信息、健康情況、知識技能、學歷、職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家庭成員構成等。

但HR需要注意的是員工在職期間,應該謹慎收集、妥善保管員工信息,并在員工離職后2年后,進行合理銷毀。

二、遵守“告知-同意”規則

《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五條至第九條規定了:

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明確性和相關性原則、最小程度原則、公開透明原則、完整性和準確性原則、安全保障原則等一整套基本原則;以及個人信息處理的“告知-同意”規則。

其中,“告知-同意”規則是《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核心內容,在個人信息處理規則中處于核心地位。所以HR在處理員工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

制造業中小微企業11月起可緩繳稅款

10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今年四季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現的企業所得稅和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隨其附征的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不含其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實行階段性稅收緩繳。  

其中,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制造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其實現的稅款全部緩稅;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至4億元的制造業中型企業,實現的稅款按50%緩稅,特殊困難企業可依法特別申請全部緩稅。 

緩稅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1月申報期結束,預計可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2000億元左右。另外,為紓解煤電、供熱企業經營困難,對其今年四季度實現的稅款實施緩繳,預計緩稅總額170億元左右。

4.jpg

企業如何享受延緩繳納稅費?

按月申報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在2020年11月、12月及2022年1月申報期內,按季申報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1月申報期內,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依法申報后,系統自動彈出是否延緩繳納稅費的提示。若納稅人需延緩繳納稅款,點擊“確定”,則稅費繳納期限自動延長3個月。

對于實行簡易申報的制造業個體工商戶,納稅人則無需確認,2021年11月、12月及2022年1月暫不劃扣其應繳納的規定范圍內稅費,自動延緩3個月繳納。

企業負擔減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為依法保護農民工工資權益,人社部等七部門印發《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工資保證金,是指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單位在銀行設立賬戶并按照工程施工合同額的一定比例存儲,專項用于支付為所承包工程提供勞動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專項資金。

5.jpg

工資保證金按工程施工合同額(或年度合同額)的一定比例存儲,原則上不低于1%,不超過3%。

該規定的出臺,意味著如果工程建設領域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向相關經辦銀行出具《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通知書》,由經辦銀行從工資保證金賬戶中將相應數額的款項以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給指定的被欠薪農民工本人。

如果施工企業沒有欠薪問題,可按程序申請解除賬戶監管。企業可向屬地人社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向施工總承包單位和經辦銀行出具工資保證金返還(銷戶)確認書,解除對工資保證金的監管,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自主選擇支取賬戶資金或辦理賬戶銷戶。

如果施工企業如不存儲工資保證金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施工單位限制承建新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


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