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低、晉升難,小公司難有大作為!一直以來,困擾HR小伙伴進階的往往都是客觀因素。近日,小保邀請了幾位人力資源行業大牛,為HR進階做以下分享。
當下HR崗位求職,出現以下現象:
1、HR們普遍具有個人品牌意識,注重自我營銷;
2、在HR的候選人中,主動性更強,主動提問明顯增多;
3、項目經驗介紹、推薦信、個性簡歷成了更多HR的標配,HR的專業性越來越強;
4、善于運用數據的HR也變得越來越多。他們普遍對數據的公式和原理也掌握熟練,而且有意識地把數據上的能力套用到溝通上,讓表達變得有層次和條理;
5、注重面試細節,面試結束后,有些HR會主動要求加面試官微信,方便更多交流;
6、善于經營朋友圈。
優秀HR的朋友圈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會把自己的朋友圈經營得很好。但有些HR可能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在查看了多位HR的朋友圈之后,發現這5件事,可能正在拉來HR和HR之間的差距,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討論:
1、“斜杠”可能真的不適合HR
“互聯網時代,誰還沒個副業”,這句話乍一看沒有問題,也讓很多職場小伙伴開始“斜杠”生涯。幫朋友挖個人,朋友圈里賣個貨,這都太正常了。但我想說的是,判斷一位HR是否靠譜,就在于他在本職工作中的投入和產出,他面向的群體應該是公司員工和上級領導。因為在工作范圍內,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值得你操心的了。
但如果工作重點變成了如何發展下線,如何在朋友圈賣貨,或者是挖人收錢,那么本職工作肯定會打折扣。人性深處,總會越來越貪婪,副業做多了掙錢了,主業就會被放在一邊。
可是,我們HR的工作,本身就是需要超高耐心和專注。
2、替代性強,仍是拉低HR薪酬的主要因素
HR入門門檻低是行業里路人皆知的事情,所以這個職業的可替代性很強。
有些HR工作實際的業績貢獻比較小,還有一小部分HR又對專業沒什么追求等等,一系列原因可能加重了員工不重視HR部門,老板們覺得HR是個花錢的部門,從利潤財務上看沒有什么價值;從成本角度上看,公司更愿意把預算投入到其他部門去,這樣HR的薪資水平自然高不起來。
一個hr的惡性循環,你越抱怨,工資可能越低,工資越低,可能你越會抱怨。
如果你的朋友圈充滿著對工作的不滿和負能量,哪怕屏蔽了老板和同事也不要發,你保不準誰會看到,當你抱怨自己薪資低的時候,還不如主動去學習,多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傍身,想辦法多解決幾個專業上的問題,來的值當。
3、沒有自我要求的HR只能被“趕著跑”
從HR們的朋友圈你會發現,HR大致分成兩大群體,一部分信更奉命中注定,一部分更信奉我不信邪。
信奉命中注定的人認為,每個人的智商情商什么的都是遺傳的,由于它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因此他們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
于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向世人證明自己“既聰明又能干”。但這么做的結果就是他們常常逃避挑戰,因為他們擔心失敗和尷尬會令自己顏面掃地,不敢挑戰,不敢變化。
但在篤信我不信邪的人眼中,智商情商水平并非一成不變。時間的淬煉和汗水的澆灌都會讓智慧飛速提升。
學習在他們看來是智力提升的源泉,而絕非裝點門面的擺設。他們樂意接受挑戰,視其為提升自我的機遇;他們相信勤奮通往卓越,批評指點迷津,自己會主動去找人力資源問題,然后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自己推翻它,自己升華它,最后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思考方式,真的決定你的出路。
4、HR自我定位模糊
很多HR面臨的問問往往不是招聘,而是去解決不存在的問題,或者一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徒費無用功,最后只感動了自己,荒廢了時間,影響了業績,耽誤了工作。
HR工作中這樣的問題實在太多,數不勝數。缺乏對業務部門和市場的真實判斷,把太多精力和時間浪費在解決現實中并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例如:絞盡腦汁去找新的考核方法,希望用新工具立刻能代替舊工具,卻忘記把當下KPI用好,在一個死胡同里陷進去出不來,你說他不勤奮?不認真?不努力?
都不是,是用力過猛,是用錯地方。
所以說,全局觀,整體意識,成本概念,真的是HR非常重要的品質。
5、轉型,不是沖鋒的號角,而是勝利的凱歌
我非常喜歡這個比喻,轉型就像表白,不是沖鋒的號角,而是勝利的凱歌。
HR這個職業的酸楚,很多人都深有感觸,有多少個夜晚,你可能都會感覺自己已經被整個時代拋棄,輾轉反側到第二天起床,卻必須依然需要滿血前行。這個時候你可能想到的是,自己需要轉型了,很多HR都想著是不是換一個模塊,甚至去從事其他職業,因此有了“賭一把”的心態,然后在朋友圈立了一個Flag。
但個人的轉型和表白的邏輯是一樣的:不是沖鋒的號角,而是勝利的凱歌。也就是你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的時候,再做轉型,而不是因為要逃避或者跟風而去做轉型。
你肯定見過不少轉型失敗,再轉回來轉過去,最后耽誤了自己大好時光的案例。要知道,任何人的工作環境和性質變化之后,成長路徑和邏輯必然會變。
總結:任何崗位的晉升都有共通之處,HR亦是如此。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部門,我們HR工作必須是科學有效和切合實際的,我并不贊成動不動就想轉型的行為,因為注定無法成為卓越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