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在线|久久xxx|高h文肉文|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天天射天天干天天

生二孩放假、發(fā)補貼,社保再加一個“強制生育基金”,你愿意嗎?

這不是演習。重復,這不是演習!


繼遼寧省率先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之后,其他地方政府也按捺不住了。近日,天津、湖北、新疆等地相繼出臺了鼓勵生二孩的福利政策。

 

天津對符合二孩政策的職工增加30天生育津貼。


宜昌市則以“限額內報銷”方式“對合法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孩子的,以縣市區(qū)為單位,落實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費服務,城區(qū)按每例2500元標準,并適時調整”。


仙桃市政府全面實施基本生育免費服務,對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獲1200元補助。

 

640.webp.jpg


我國已經由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口風轉向了全面鼓勵二胎的局面。


近期更是爆出繼2016年“二胎保證金”的消息之后,“強制生育基金”的建議出現。怎么一回事呢?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yè)經濟研究院劉志彪、張曄發(fā)表”建議強制收取生育基金“的刊文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640.webp (1).jpg


“設立生育基金制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guī)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并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并領取生育補貼,用于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現收現付制,即個人累計繳納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對其他家庭的生育補貼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國家財政補貼。”


文章中還列舉了,我國近些年來的新生嬰兒出生數據為佐證。但是該文一經發(fā)布迅速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招來一片質疑。就連一向持重的央視新聞也坐不住了。批判這種建議于法無據、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違常識,也暴露了研究者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足。


640.webp (3).jpg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社保中再多一個險種,你愿意“為國生娃”嗎?

 

最近十余年來,我國的人口形勢開始出現了所謂的“拐點”,調整生育政策的速度越來越快。

 

獨生子女政策從上世紀70年代全面推行以來,直到本世紀初,才略有松動;


2000年,政府出臺了“雙獨二孩”政策,即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


2013年,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單獨二孩”政策依法啟動實施;


僅隔三年,2016年,又推出了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全面二孩”政策。

 

原本放開二胎后,以為會有一個“補償性”的生育高峰,覺得新生兒數量會升上來。然而,歷次的生育政策調整并未改變人口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出生率偏低、老齡化加劇問題日益突出。

 

2017年,中國全年住院分娩活產數為1758萬,二孩占比51%。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下降了88萬人。也就是說,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以來,我國新生兒數量不升反降,所謂補償性生育高峰并沒有出現。

 

640.webp (4).jpg


我國多地區(qū)相繼下達了關于二胎的補貼政策,發(fā)分娩、奶粉等補貼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如果政策落實你愿意生嗎?

 

那么面對諸多補貼,大家是否真的愿意生孩子呢?雖然生娃問題確實關系到國家,但養(yǎng)娃真的挺貴的。

 

對于很多夫婦來說,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從《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到《小學6年級,全班只有兒子沒出國》,中國父母養(yǎng)孩子的開銷,速度堪比在風里撒錢。

 

此前教育頻道曾發(fā)布了一份《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錢,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增長產假、分娩補助、生育津貼、奶粉補貼等生育鼓勵措施,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比計劃生育更難的是鼓勵生育,比起調整產假、小額補貼式的鼓勵生育更難的是如何做到讓人心甘情愿的自主生育。


除此之外,對于鼓勵生育,國家在教育、住房、醫(yī)療方面也應建立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也就是說,鼓勵生育并非是單槍匹馬的戰(zhàn)斗,是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推進。而非書生意氣,在社保上增加一個強制基金就解決的問題。

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