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平工資公布!事關社保繳費新基數,你的工資可能要漲...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
這些數據的發布,我們將對自己的工資水平有更進一步了解!
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變化~
01 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2024年社會平均工資
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24110元和69476元;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2452元。
政策全文: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505/t20250516_1959826.html
小編補充:什么是社平工資?
關于平均工資,一般采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這幾種統計指標。
我們在社保業務中常說的“社會平均工資”,在2019年之前一般是指“當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019年之后,一般是指“當地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城市社會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我們來看看這幾類就業人員具體的變化情況:
1、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
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4110元
注:非私營單位——單位性質是屬于國有或國家是主要控股的企業單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國企、上市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義增長2.8%,按可比口徑增長2.6%。
按區域、行業門類、登記注冊統計類別分組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詳見表1、表2、表3。
2、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
2024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9476元
注:私營單位——私人投資經營的團體及私營企業(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義增長1.7%,按可比口徑增長4.0%。
按區域、行業門類分組的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詳見表4、表5。
3、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
2024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2452元
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義增長4.4%,按可比口徑增長4.2%。
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203014元,增長2.4%;專業技術人員148046元,增長5.0%;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93189元,增長4.1%;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7584元,增長3.1%;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78561元,增長4.1%。
按區域、行業門類、登記注冊統計類別分組的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詳見表6、表7、表8。
小編補充:什么是名義增長和按可比口徑增長
“名義增長”,就是肉眼可見的數字變化。也就是不考慮其他“干擾因素”直接看工資條上的數字變化。例如:2023年你的月工資是10000元,2024年漲到了10500 元,名義增長率就是5%。
相應的,“可比口徑增長”就是排除干擾后的 “真實增長”,把物價、統計范圍等各種因素去掉,讓數據更 “純粹”。
02 社平工資影響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部分人員工資上漲
社平工資是征繳和支付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的重要依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13號)規定:
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因為社平工資決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確定后,部分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將會變化。
對于員工來說,因社平工資上調,部分人員的工資將會上漲!
03 社平工資上調,這些待遇將受到影響
除了工資的變化,這些待遇也會受到上調的影響:
1、影響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
按照規定,職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參保繳費基數:
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下限);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上限)。
這里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就是指“當地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平工資。
2、影響經濟補償金封頂標準
“平均工資”在勞動者權益受損時也會派上大用場,因為它決定著經濟補償金的高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勞動者月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按月社平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因此,社平工資影響單位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高年限。
3、影響經濟補償金免稅范圍
對于“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4、影響養老金待遇
社平工資變化會影響基本養老待遇計發基數。
當年度退休的人員,其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金額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度月社平工資息息相關。如果社平工資上漲,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也就更高。
5、影響人身損害賠償誤工費
如果勞動者受到意外傷害,有可能涉及誤工費的索賠。這筆錢的多少,也與平均工資息息相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誤工費應當根據受害人的收入狀況和誤工時間來計算。
受害人收入狀況的確定,根據受害人有無固定收入的不同情況,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沒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04 社平工資變化,對HR管理有什么影響?
這組數據的出爐,對HR管理會帶來哪些值得探討的影響呢?
1、社平工資對薪資計算的直接影響
(1)社保與公積金基數調整
社平工資上漲將推高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直接影響企業人力成本與員工到手工資:
工資低于新下限的,按下限繳納;高于上限的,按上限繳納。
(2)離職補償金封頂線變動
經濟補償金“三倍社平工資”封頂線隨平均工資上漲,高薪員工離職補償成本增加,企業需預留更多預算。
2、薪酬策略調整方向
(1)外部競爭力評估
若企業薪酬漲幅低于社平工資或行業水平,需調整策略:
提高薪資水平或優化薪酬結構(如增加績效獎金、項目提成)。
(2)內部公平性優化
參考行業數據(如中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普通員工平均工資差距),審視內部薪酬差距,平衡公平性與激勵性。
3、招聘與人才吸引的挑戰
(1)求職者期望提升
社平工資增長推高求職者對薪酬的預期,需:
如實傳遞薪酬信息,避免過度承諾;
強化非物質激勵(職業發展、培訓機會、企業文化)。
(2)熱門行業競爭加劇
金融、IT等高薪行業人才競爭激烈,應對策略:
校企合作鎖定應屆生,參與行業活動挖掘人才;
拓展招聘渠道(專業社群、社交媒體)。
4、員工保留與滿意度管理
(1)薪酬滿意度監測
若員工薪資漲幅低于社平工資,易引發不滿,需:
定期調研員工滿意度,及時調整薪酬。
(2)福利與激勵補充
通過靈活工作制、股權激勵、培訓計劃等非薪資手段,提升員工忠誠度。
5、人力資源成本控制
(1)成本上升壓力
社平工資增長直接推高人力成本,應對措施:
優化崗位配置,減少冗余;
提高效率,合理規劃薪酬結構。
(2)成本效益平衡
核心崗位(技術、業務關鍵崗)加大投入,非核心崗位采用靈活用工。